3月10日上午,太阳成集团tyc151cc在理三区205教室开展“地理必修一教材解读”专题讲座,桂林市中山中学专家教师卢鸿受邀主讲。地理科学系王小禹老师、2019级地理科学全体学生参加讲座。
卢鸿老师主讲
卢鸿老师,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桂林名师工程”培养对象,获得“桂林市地理学科学科带头人”“桂林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广西优秀地理教师”“桂林市优秀中学地理教师”等称号。2016年被聘为“桂林市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导师;2013年、2016年被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计划聘为专家教师。
解读教材现场
卢鸿老师从一道高考试题出发,讲述高考试题与教材版本的关系,强调了教材解读的必要性,详细讲解了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思路、课标要求、教材框架结构、教学建议等四个方面。
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思路要聚焦育人功能,应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情和国家主权意识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角度展开。卢老师以“水循环与古诗词”、“地貌的观察与詹天佑京张铁路建设”教学案例为示范,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建设融入地理教学的操作方法。
卢鸿老师与学生热烈交流
卢老师重点呈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模式,如生活实例与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比如,以人地协调观“纽芬兰渔业的兴衰”、“大气含氧量对运动员的影响”等例子展示环境与人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综合思维与“常见的地貌类型与贵州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结合;区域认知及地理实践力中,以“海陆风”、“图像绘制”等实例展示地理核心素养。其中,关键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将教学设计具象化,按照从现象的认知到原理的分析,层层深入,要从真实情景出发,以问题导向,实现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就“如何保持对地理教学的热爱”这一话题与卢老师进行了热烈地交流。
王小禹老师做活动总结
王小禹老师在总结中强调,一名好老师,不仅要做到能教书,还要做到能育人。同学们即将面临学生到实习教师的身份转变,期待同学们在教学能力提升上多下功夫,坚持地理专业学习,把教材越读越厚,开启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
文/蓝佳艺 杨宁
图/冀馨茹 蓝佳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