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6月6日下午,南京大学朱俊杰教授应邀来到我校作题为“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的学术报告。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阳成集团tyc151cc和生命科学学院的近100位师生参与了此次学术活动,现场学术气氛活跃。
师生认真聆听报告
温桂清副院长同朱俊杰教授探讨学术问题
朱俊杰教授是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目前主要从事纳米生物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工作涉及生物纳米电化学、纳米与生物成像、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等。朱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生物燃料电池根据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和酶生物燃料电池(EBFC),介绍了其团队包括“聚吡咯包裹的产电菌用作MFC阳极研究”等最新的八个工作。朱俊杰教授从选题思路、原理、具体的实验设计与方法、取得的成果、待解决的问题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团队的工作内容,内容翔实,语言生动,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讲座过程中师生们积极参与互动,温桂清副院长在讲座的最后同朱俊杰教授探讨了相关学术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讲座结束后,大量同学请教朱俊杰教授,讨论有关学术问题。
朱俊杰教授精彩的讲解,让在座师生收获颇丰。这场高水平的讲座为我们的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一次提高认知、开阔眼界的学术之旅。
文/图 覃彩连 黄任远